以设计师的身份窥见世界:优设专访李沃耕(下) 收藏

UI交互2023-04-18

跨界工作一直是李沃耕职业生涯的主旋律,他说:在一次次的跨界中,他更加懂得了设计师的价值与局限性,也对设计在商业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优设专访 继续为你呈现李沃耕关于设计的思考。

上篇回顾:

以设计师的身份窥见世界:优设专访李沃耕(上)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李沃耕,从帮助故宫设计出第一款网红文创类产品,到自主创业成为CEO,再到投身于游戏公司,打造出数款成功产品,他是如何实现多栖发展的?

阅读文章 >

1. 后来您又跨界到了游戏行业,您是如何加入到游戏圈的呢?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与游戏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刚毕业时就帮助过一些游戏公司进行设计。但那时候,我觉得游戏对用户体验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特别是在UI和UE设计方面,所以那时也没有把重心放在游戏行业。直到我结束了一段创业经历后,感觉美术越来越变成了一款游戏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外加一些机缘巧合,所以选择加入了这个行业。

在游戏行业里,除了之前提到的在App Store上获得的奖项,所开发的游戏还获得过谷歌的全球最佳游戏奖,硬核联盟黑石奖等等。

Google Play 2018 年度最佳对战游戏

2. 您怎样看待游戏美术,您认为游戏行业的设计难点是什么? 游戏不像是移动应用设计,游戏需要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包装,而且研发周期通常非常长,如果你在2020年立项一款游戏,计划在2023年上线,那么如何设计这款游戏,使其在三年后上线时,不仅不过时,而且还符合那时的流行风格和文化属性,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为公司争取到巨大的商业价值。很多公司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设计的东西在上线后变得过时。

关于这一点,我个人总结了一些设计方法,可以相对准确地把握未来的设计趋势。比如通过回顾绘画史、设计史,会发现流行趋势的本质是根据科技的发展而演变的。比如在洛可可时代,由于没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人们的审美观停留在手工制造的角度,追求匠人精神,手工艺的复杂装饰被视为美。但到了后期包豪斯运动兴起后,强调大规模高效生产,整个流行趋势变成了带有工业味道的风格,如康定斯基的作品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表达机械和理性的美感。后来,纸媒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形式就是基于印刷这一媒介衍生而来。

工业革命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创作灵感,图为康定斯基的作品

再到近代的个人电脑,互联网,大数据等等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其实都能在流行文化中找到与之匹配的视觉风潮。通过这样的观察,可以发现视觉艺术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先进的生产力和技术变革的崇敬之情,从古代至现今一直如此。

所以我做项目前需要判断一下当前时刻,哪些新的科技模式可能会成为现象级事件,比如拿人工智能举例,过去几年被认为可能是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一步。因此,我需要提炼AI背后的关键元素(未必是视觉化的),并在工作中尝试将这些元素视觉化加工。然后平时在浏览其他人的设计作品时,会偶尔看到一些视觉形式,刚好吻合我对AI背后技术逻辑的理解,这时就可以收集这些视觉碎片,并将其转化为一种标准化的设计语言,用于手头的项目。

这样的设计方法往往能够符合未来两三年的视觉趋势,因为人们从发明一个新的技术范式到把这种技术范式提炼成视觉语言需要一些沉淀的时间,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两三年。我只要密切观察这种趋势,并结合自己对新技术范式的理解,让设计语言自然而然地与未来几年的设计趋势变化进行并轨。

团队设计的足球游戏画面

团队目前的游戏广泛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法,在项目启动后的几年里,团队不断注意到新视觉语言涌现出来。而这些新的视觉语言会和项目正在使用的视觉风格非常相似,虽然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为不可能100%的预见到趋势,但由于基础设计风格趋向于一致,所以即使美术工程量很大,但也只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就可以与新的设计趋势相当的匹配。

3. 听说您还创立过一家儿童教育公司,当初为什么会开启创业生涯? 毕业后我一直在做设计服务工作,做了很多成功的项目,包括文创和商业项目,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时期,帮助很多公司完成了设计工作,这些设计也为他们的成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有一些些野心的设计师,我不想一直为别人设计,我想自己试试,所以决定自己做一款产品。

现在回想起来,那会我可能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创业的难度。因为在那个时候,我设计的很多产品都获得了成功,让我非常自信,推掉了很多机会,当时还在初创期的小米、饿了么、美团的小伙伴邀请我加入,我都拒绝了,因为当时自信的认为自己创业一定比他们做得更好。

初创时期的铅笔岛公司前台

融资时需要跟投资人讲我为什么要创业,如何证明我能成功。我用一个比喻来解释自己的经历,我做设计服务的时候需要听取创业公司的想法,然后规划产品架构、完成用户体验设计等等,就像生孩子怀胎十月,我说:我不愿意把这个孩子送给别人,我要生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并把它养大。

4. 从设计师到 CEO 这种转变让你对设计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回顾这段经历,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巨大的转变。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以前认为自己有很独特的品味和审美,所以喜欢和类似的朋友抱团,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但是当选择创业后,你必须要面对世界上最“庸俗”的一群人 —— 投资人,我必须要向他们解释我的计划和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注意,这绝非是贬义,在这里“庸俗”其实是褒义的,因为他们了解“真实”的世界。

一开始,我很难与投资人沟通和交流,会认为他们听不懂我的话,但随着向四五十家VC机构介绍项目,我慢慢意识到在他们的世界里有另外一套逻辑体系,与设计师的逻辑完全不同,更可悲的是,他们的这套逻辑有其正确性,而错的更离谱的人是我。通过广泛的交流磨合,我明白了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想,为什么他们会这么看待这个世界,从而跨越了设计师这个群体的界限,进入了另一个领域。对于一个成熟的设计师来说,这是必须要跨过的一步,也是难以逾越的一步。

在设计师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短板,就是缺乏对商业价值的真正理解。很多设计师喜欢从自己的视角和价值观去推测世界的运行规律,但实际上世界并不是那个样子的,只有当你一方面做着“高瞻远瞩”的规划,一方面又盯着账户中的现金一点点变少,同时还被用户无情鞭挞之后,你才会真正理解设计在商业竞争中的意义,如果你只做设计服务,那将永远都感受不到这种窘迫。

经过整个创业过程的历练,我不得不承认,我不是一个特别有能量的人,能量这个词比较虚,但乔布斯被认为是极具个人能量的人,有人说他具有扭曲现实力场的能力。这种能量在创业中非常非常重要,是认知、经验和信念的融合体。

凌晨的铅笔岛办公室

我思考过自己为什么会比成功的创业者能量弱,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过于追求完美主义。但是在创业时,这种完美主义可能会变成弱点,因为你必须迅速做出决策,而完美主义会消耗大量的心力,让人迷失在细节中忽略了很多关键问题,所谓“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能够让完美主义和商业竞争进行有效融合的人并不是没有,但这是另一个巨大的话题了。

不过这种完美主义的设计情节却可以实实在在的被用户感知到,正所谓“美妙的设计终究会被发现”所讲,用户对铅笔岛APP的喜爱是显而易见的。铅笔岛后台经常会收到7、8岁的孩子写的上百字的留言,视频的累计播放量超过4亿次,即使到现在已经停更5年了,铅笔岛后台每天仍能收到数千条留言,这简直不可思议。所以作为设计师的你,永远不要低估也无需怀疑设计本身所具有的能量。

5. 您是如何做团队管理的,有哪些心得可以和我们分享呢? 大跨度的重新理解团队管理,其实也跟我的创业经历有关,经历过创业之后,实际上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重新审视如何管理设计团队。在创业之前我曾管理过几个设计团队,那个时候因为自己还是一个纯粹的设计师的身份,所以有种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但创业之后,我被迫离开了这个群体,作为公司的负责人,我发现在我的公司里设计师人数是最少的,而运营人员最多,工程师次之,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挑战,因为不同的人群对职业生涯的设想和诉求是不一样的,我需要思考如何激励所有的员工,而不仅仅是设计师。这也间接导致我从更多的维度重新思考设计管理工作。

从站在设计师背后的人,变为站在工程师背后的人

对于设计师来说,我现在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给大家进步的空间。大多数设计师都很希望能够学到新的知识,这种心态在设计行业中非常普遍,而且比其他行业更为强烈。这个心态的形成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相比技术和工程领域,设计师所学的知识并不具备普适性,所做的工作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因此,应该给设计师创造一个广阔的提升空间,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在这里工作,能够学到很多内容,并通过各种方法传递这种信心。

目前我对设计师的管理,主要从质量和效率两方面进行评估。很多人认为这两者是不可兼得的,但我告诉设计师们可以自由选择效率或质量,而我并不会有主观倾向哪个更为重要。他们可以自行选择并掌控自己的工作节奏。大多数设计师都想学习并追求更好的结果。这种追求会从被动要求转变为设计师的主动追求,效果反而更好。

当团队里的设计师遇到问题时,我会鼓励他,你应该凭借直觉在十分钟之内把基本的方案敲定或者是绘制出来,不要犹豫不决。因为我发现往往在非常紧急的状态下做的设计,反而更能抓住设计最本质的要素和最关键的目标,给设计师大量的时间去消耗,反而会走更多的弯路做更多无用的工作,最后导致呈现出来的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这些事实往往和设计师的认知相反。

6. 从 APP 到车载、创业到游戏公司,您的职业生涯跨界很多,请问是如何学习新领域知识的?有哪些独到的学习方法吗? 关于跨界的问题,很多设计师说隔行如隔山,认为做应用设计与游戏设计不同,甚至有人认为做SLG游戏和MMO游戏的设计方法也不同。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公司也存在这种观念,认为只有游戏从业经验还不够,必须要有更加垂直的相关经验,否则就不被被录用。

然而,我并不这样看待这个问题,比如说我现在的公司主要做体育运动类型的游戏,但我并不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体育游戏的设计背景,甚至不要求大家有游戏从业背景。因为我相信团队的多元化和学习能力更为重要,而不是过去做过什么。

实际上,很多世界头部公司,在招聘员工时也持有相同理念。例如,我曾与苹果公司的朋友交流,他们在招聘设计师时,并不太关注应聘者是否曾经做过类似的设计工作,而是关注应聘者的思维方式是否与公司契合,以及是否具备足够的学习能力。他们之前招聘的视觉设计师中,有些人以前是建筑专业的,完全没有平面或视觉设计经验,但苹果会认为这些设计师以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来做视觉设计工作,会带来更独特的视角,发现传统视觉设计师所忽视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种更为正确的心态。

因此,我认为跨界并不存在所谓的鸿沟。随着对不同设计分支理解的增加,越来越发现不同分支之间其实存在广泛的共性。例如所谓的视觉设计,无论是游戏还是应用,其实都存在着统一的共性。所以在我看来最关键的是设计师需要意识到,设计的最根本目标是什么。

例如平面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认为它只是让东西看起来更好看,那么这种理解就相对表面。实际上,平面设计的工作是将复杂、碎片化的信息以一种更可读的方式呈现给读者,通过排版和布局的编排,创造出清晰的信息结构,让人们能够更快速、更便捷地阅读,这才是平面设计最初诞生的原因,它的初衷是让信息更加清晰地传达给读者,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报纸的版面设计是一个典型例子,它的目标是将碎片化信息通过排版设计,使其可以更加高效的阅读,图为20世纪早期的报纸版面设计

同样,UI设计也是如此。比如说最开始使用的DOS系统对人类来说不够友好。后来,图形界面的发明就解决了操作效率的问题,即如何让更多的人高效地操作电脑,让不熟悉电脑的人能够高效地理解电脑的运行逻辑和操作方法。而当我们在进行用户体验设计时,实际上是为了降低用户对产品逻辑的理解成本。

你会发现其实所有的设计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提升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效率。甚至包括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也是为了让人更加方便和便捷,实质上也是为了提高效率。甚至可以再延伸一些,很多人认为设计是为了让东西变得美观,那么什么是美呢?从设计师的角度看,美其实也可以从效率的角度来予以阐释。

工业设计同样追求形态和功能的一致性,这也是追求“效率”的体现

比如面对一些设计作品时,人们会说看起来有点不舒服,实际上这种不舒服暗含着对设计的评价,而这种不舒服在我从业的经验中,绝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设计作品想要表达的意图不清晰,从而引发用户的困惑,这是“不舒服”的来源。

那么什么是“美”呢?多数情况下其实是在说这个设计看起来令人愉悦,愉悦背后的含义实际上是指设计作品所表达的意图或信息能够快速、敏捷地被用户理解,从而让用户产生身心舒畅的感觉,而这种感觉通常可以让人和“美”产生联觉。这其实就是设计行业最根本性的追求 —— 信息传递效率,一个好的设计作品一定具备这种品质。因此,我认为在这个大的认知前提下,跨界并不算真正的跨界,而只是简单的工作模式的切换而已。

宜家的动线设计具有辩证性,对用户来说这是低效的,但对于宜家的销售目标来说,反而是高效率的,这取决与你做设计时的出发点

无论如何跨界,最终所追求的归根结底还是“效率”问题。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中,你会发现人类一直对“提升效率”有着迷之追求,这是已经写入DNA里面的代码,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乔布斯说他认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是自行车,因为自行车可以仅仅利用人自身的能量,便实现了更高的移动效率,其实这也是在表述他对“效率等于美”的认同。当我们去回想历史上那些精彩绝伦的设计作品时会发现,绝大多数为人津津乐道的闪光点都是因为他们巧妙的利用更少的资源,却实现了更多的价值。

设计工作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如果你觉得纷繁杂乱,抓不住重点,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没有理解到设计行业万变不离其宗的追求。如果只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那么每次跨界对你的影响会非常大,你可能会感到不适应和困惑,但实际上,这种跨界并没有让我感到不适,我一直在实践这个非常存粹简单的设计理念,那就是设计的本质追求就是对“传递效率”的追求,无论是品牌,广告,UI,车载系统,乃至是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是如此,设计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润滑剂。

7. AI浪潮下,您认为人工智能会给设计工作带来哪些影响? 从长期的视角来看,我认为AI会逐渐取代绝大多数设计师的工作。这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趋势,可能会导致很多人失业,而且这不仅是设计师要面对的,全世界哪个职业不需要面对这样的残酷事实呢?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并没有足够的才华和想象力,所以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先且不说AI能不能做好UI设计,让我们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对于UI设计来说,其存在的价值可以被概括为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一个联接纽带,但如果连这个纽带都带被AI替代了,那继续谈论AI到底能不能把UI做好就显得有些可笑了。当你正想比比谁的镰刀更锋利时,却发现人家开的是收割机。

未来应该不再需要复杂的用户界面,可能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对话框或语音输入窗口来解决所有问题。这种情况大概率会发生,如果进化到这种形态,那么99%的UI和UE设计工作就会被淘汰。虽然这种看法有些悲观,但我认为这是需要正视的事实。

8. 面对这样的冲击,作为设计师或年轻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呢? 作为一个已经有孩子的人,我经常会思考新一代人需要学习什么,掌握哪些技能,才能在未来的世界中生存下来。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之前这个世界其实一直处于“答案”稀缺的状态,即人们渴求知识。但有了人工智能,它们可以迅速给出答案,虽然目前可能还不够准确,但它一定会不断趋近于完美。因此,未来的社会,“答案(知识)”可能不再是稀缺的资源,人们可以非常轻易的获得各种各样的答案。

从广义上讲,人们的劳动成果其实也是“答案”,例如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工程师的代码、建筑师的图纸等等都是由需求衍生出来的“答案(劳动成果)”。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这些劳动成果会变得越来越廉价,反而如何提出有一个好问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人工智能解放了人们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对人们提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相机发明之前,人们需要画家来记录下他们的形象,对大多数画家来说只要能客观地记录下人的样貌就够了。但是,相机的发明改变了这一情况,对画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画家必须要在作品里填充更多的内涵,而画家的定义也随之改变。所以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你现在是相机发明前的画家,还是之后的画家?在AI的语境下,设计师的定义会发生哪些变化?

现在我七岁的女儿可以通过AIGC工具瞬间超越我小时候勤学苦练所掌握的绘画技能,而将精力直接聚焦在创造力上,再也不需要为学习素描而发愁了。他们会直接从如何创造出优秀作品的这一步出发,略过所有中间苦哈哈的过程,我想这就是新一代孩子们的默认起点,最终他们会跑向何方根本无法预测。当然我也不会像老学究一样批判这种“捷径”会毁了孩子等云云,因为未来社会的价值尺标会是我们这代人无法理解的。

女儿创作的 AI 绘画,使用OpenAi公司的DALL·E创作

新一代孩子们的关注点可能不再是劳动成果,而是提出非凡的“需求”。因此,对于狭义上从事视觉素材产出的设计师,可能面临着巨大的职业风险,但这也会促使设计师重新思考设计的本质是什么,这对设计师来说当然是一种新的要求,做什么很重要,但怎么做不再重要了。当然,依据我对设计产业的观察,可能有相当多的设计师仍然停留在“生产素材”的循环里,这其实非常值得警惕,这就是我能给出的建议,在这样的变革浪潮中,每个人都需要尽快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重新调整自己的定位。

结语 在AI浪潮下,很多设计师都不知未来何去何从,对即将发生的变化感到焦虑。但纵观李沃耕老师的职业生涯,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大概是他对设计从始至终的信念。


让你的品牌快速脱颖而出,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
免费获取方案及报价
*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请保持手机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