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 年包豪斯被纳粹政府正式关闭,但所谓“人在灯就在”,包豪斯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员并没有放弃对现代设计的探索。
但在当时紧张的政治气氛中,大部分包豪斯重要成员选择了先移民海外避避风头。
这个过程中,实用主义的美国成为主要接收国,不但接收,还非常珍惜与重用相关人员,为日后国际主义在美国崛起埋下关键伏笔。
关于 包豪斯设计 学院:
揭秘!影响设计史百年的包豪斯学院,是如何教学生的? 编者按:包豪斯学院是如何教书育人的?
阅读文章 >
一、进入美国的包豪斯 1937 年时候,包豪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接受美国邀请,在哈佛大学建立设计研究院,担任教授与院长。
用一篇超全面文章,帮你了解包豪斯创始人的前世今生 适逢今年是包豪斯诞生100周年,我们来谈谈包豪斯背后那个男人,就是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先生(Walter Gropius)。
阅读文章 >
远渡美国的格罗皮乌斯
1930 年代,美国大学大多数师生都曾通过多种途径的阅读(包豪斯丛书发挥了巨大宣传作用)而知晓欧洲现代主义的发展情况及包豪斯这所最具代表性的学院。
所以格罗皮乌斯的到来受到美国大部分同行及师生的热烈欢迎。
随后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Lajos Breuer)也紧随其后一起在哈佛任教,著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他们这个时期的一名学生。(此故事已收录在「设计大师启示录」)
现代主义最后的设计大师:华人之光贝聿铭(上) 随着史太浓「大师列传」的发表,蛮多朋友私信给我们提出自己希望看到的大师,其中有一位频率特别高,而他恰好也在我们的讲述计划内,就是今天的主人公,被我们称为华人之光老爷子的贝聿铭先生。
阅读文章 >
现代主义最后的设计大师:华人之光贝聿铭(下) 贝聿铭曾是包豪斯创始人格罗比乌斯的学生,也是唯一作为华人跻身于现代设计大师行列的,而且被誉为「现代主义的最后一位大师」。
阅读文章 >
马塞尔·布劳耶与贝聿铭课外时间的聚会
格罗皮乌斯刚刚开始在哈佛推行基础设计类课程时其实遭受了不少阻力,因为任何改革都难免触碰到利益所得者,这个群体通常被称为“保守派”。
但随着课程试行获得良好效果,很快受到学生欢迎从而冲破了这种阻力,并且哈佛这样的实践很快引起美国其它设计学院的效仿。
格罗皮乌斯醉心于设计教育的研究
随着影响扩散,格罗皮乌斯将包豪斯的教学理念成功在美国本土化,成为美国设计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
其功能主义理念特别强调将形式、材料和家庭日用物品的结构做出改变以适用工业化程序,设计出更标准化、更好用,更便宜的产品,为大众带来了实际好处。
如此一来非常符合讲究实用主义及高度商业化的美国社会,受到政府、企业跟教育界重视,因此格罗皮乌斯等于将在德国没有实现的目标在美国完成了。
除了格罗皮乌斯,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密斯凡德罗则到了美国芝加哥的阿摩尔理工学院(Armou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密斯凡德罗就是在美国封神的
这是美国一所著名的老建筑学院,密斯在此为其组建了设计学院。
在美国的密斯因为其风格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如鱼得水大展拳脚,不但改变了美国建筑格局,还逐渐被拓展为一种全球风潮,就是国际主义。(故事详见「设计大师启示录」)。
“少即是多”是我说的:顶尖设计师密斯凡德罗 如果要问设计师一句最适合装逼的话,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说「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甚至有一次我听一名企业主说了出来,可见这句话的影响力。
阅读文章 >
除了两位校长,包豪斯的重要导师莫霍里·纳吉(Laszlo Moholy Nagy)则在 1937 年到芝加哥尝试成立“新包豪斯”,办学原则跟德国包豪斯完全一致,但属于一个私立学院。
莫霍里·纳吉是包豪斯很重要的成员
无奈一年之后因为资金支持者撤出而关闭,所以没有产生太多影响。
而另一位导师约瑟夫·艾尔伯斯(Josef. Albers)则在 1933 年去了著名的“黑山学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担任艺术系主任。
约瑟夫·艾尔伯斯及其色彩作品
艾尔伯斯在黑山呆了足足 16 年,包豪斯的理念因此在这里找到一种延续,所以黑山学院也有深刻的包豪斯烙印,格罗皮乌斯也曾在夏季班到此客串教学。
二、神秘的黑山学院 黑山学院 1933 年在美国的北卡罗莱那州(North Carolina)一个小城艾什韦尔成立,位置偏远,规模很小,最多人的时候据闻只有 60 人。
神秘的黑山学院
这所学校跟我们传统理解的学校非常不一样,关于其资料非常少,学校没有明确的运作管理者,背后的资金支持者是谁也没有记录。
而且好像也没有什么学生从这里毕业的说法,所以显得很神秘与独特。
这所神秘学院却汇聚了美国 20 世纪上半叶差不多一半的先锋艺术家,有绘画、音乐、设计、雕塑、舞蹈、诗歌等,几乎涵盖每种艺术。
黑山学院的学生
来自包豪斯的艾尔伯斯正是设计门类的代表者,艾尔伯斯的色彩理论研究给大家带来一股新风,色彩玻璃的创作手法也启发了后来的“波普艺术”大师劳森伯格的拼贴艺术。
在黑山学院上课的艾尔伯斯
所以黑山学院更像一个艺术家自由聚合的场所,彼此相互交流学习与创作。
黑山后来出现了很多艺术领域的大人物,比方先锋派古典音乐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Milton Cage Jr)。
他在黑山完成了第一次“偶发艺术”创作,这就是后来的行为艺术,其著名创作是《4 分 33 秒》,演奏过程全程静默,4 分 33 秒站起来跟大家鞠躬,说:“感谢大家,我刚才已经成功演奏完了 4 分 33 秒。“然后下台。
约翰·凯奇
黑山学院其实只保留了包豪斯一部分血脉,并不等于是包豪斯的分支,只能说包豪斯文化有非常强悍的植入能力。
而格罗皮乌斯曾在学院夏季课程时候到此授课,让其与包豪斯的关联获得进一步加深。
格罗皮乌斯在黑山学院-右 4
1957 年时候黑山学院因为办学经费问题完全关闭,一共存在了 24 年,培养出一批充满奇思妙想并勇于践行的艺术家,对现代艺术世界产生了持久深刻的影响,关于他们与黑山学院的故事一直在流传。
三、乌尔姆诞生 真正比较完整延续包豪斯精神与体系的学院是成立于 1955 年,位于西德的乌尔姆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Ulm)。
在西德建立的乌尔姆学院
其第一任校长正是毕业自包豪斯德绍时期的学生马克斯·比尔(Max Bill)。
比尔是瑞士人,1927 年到 1929 年期间在包豪斯学习建筑,毕业后成立过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设计中的马克斯·比尔
他的建筑作品分别在 1936 年及 1951 年的意大利米兰三年展中获奖,也曾自己多次策展。
在包豪斯解散后的 10 多年里,比尔内心一直希望有机会建立一所全新的包豪斯形式学院。
这个机会出现在 20 世纪 50 年代,当时因为包豪斯解散,现代主义在德国的发展戛然而止。
而美国却因为包豪斯豪华阵容的移民而在工业、产品、建筑上有了非同凡响的发展,所以德国政府坐不住了,首先在 1951 年成立了“德国 设计师 协会”,希望发展出美国那种初具规模的“国际主义”。
以密斯为首的美国国际主义风格
这种希望终究还是要回到教育层面,二战后的德国本来就被美国钳制,美国希望西德可以在工业方面有长足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设计。
所以 1955 年美国最高指挥部联合西德政府拨出相关资金,推行“乌尔姆计划”,正式成立“乌尔姆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Ulm),后面简称乌尔姆学院。
乌尔姆学院的开学典礼可谓热闹非凡,包豪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及包豪斯前身学院“魏玛工艺美术学院”的创始人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都到了现场并发表讲话。
格罗皮乌斯现身乌尔姆学院开学典礼
威尔德甚至认为,这所学院对欧洲的重要性将超过前面两所曾经存在的学院,典礼上还汇聚了政界、商界、艺术界及科学界的名流,乌尔姆学院一下子就成为当时文化前沿的关注对象。
四、乌尔姆学院的发展 乌尔姆学院跟包豪斯很像的一点就是同样只有三任校长,而且每一位校长都代表了一个时期,所以说组织领导者就代表了组织风格,如果老板作风代表了企业作风一般。
马克斯·比尔在乌尔姆学院担任校长仅仅三年(1955-1957),这三年也是乌尔姆最包豪斯的三年。
比尔为乌尔姆学院倾注了很多心力
首先教员队伍中就有不少包豪斯元老,比方约翰·伊顿,艾尔伯斯(已经离开了黑山学院)等。
所以这个时期的乌尔姆有包豪斯一样的“基础课”,目的是为了强化学员知觉能力及基本造型能力。
可以理解为是对美的感受力与对美的表现力,最简单例子就是手绘能力,等同设计的语言能力。
乌尔姆学院的教室
比尔在设计上是典型的功能主义者,从他为乌尔姆设计的冷峻校舍就可以感受到。
校舍完全摒除曲线,方形与直角是最基本的元素,没有任何情感与主观痕迹,内部亦是如此,连地毯与墙饰都没有,感受不到任何温馨与舒适。
晚间的乌尔姆学院教学楼
所以现代主义风格发展到极致也容易被人诟病,感觉缺乏人文关环。
另外典型的作品还有“乌尔姆凳”,这个凳子结构简单,无任何装饰,具备有普通椅子、床头柜和工作椅多种功能,模糊了工作与休闲之间的界限,仍旧是熟悉的构成主义与风格派混合的包豪斯风格。
乌尔姆凳
但乌尔姆所在的时代毕竟情况不同了,工业与科技在高速发展,所以比尔沿袭包豪斯的这一套让其它年轻老师颇有微词。
其他老师希望学院可以更多关注科技领域,多将理科思维融入设计,因为工业化生产成熟后,设计成为一种如何更好服务于生产的重要手段。
而包豪斯的思维似乎首先从艺术出发, 然后得到一个应用形式,而那时候大家已经有了应该从任务设定出发,再结合当前制造技术进行设计这样的新思路。
1954 年加入乌尔姆学院的阿根廷教员马尔多纳多(Tomas Maldonado)是反对者之首,他主张乌尔姆的教学思路要面向科学与现代量产技术。
课堂上的马尔多纳多
其实这类关于设计该侧重艺术还是应用的争论可以追溯到 1914 年时候制造同盟的威尔德与穆特修斯之争,最后一般都是倾向应用者获胜,而马尔多纳多确实占了上风。
比尔在 1957 年辞去校长一职,马尔多纳多继任,比尔的离职标志着乌尔姆开始摆脱包豪斯影响,走出乌尔姆自己的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科技融合设计”,马尔多纳多认为设计是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而且设计师应该跟市场没有距离,工业设计不再是艺术,而设计师也不再是艺术家,设计应该成为一种产品管理与系统分析的科学化运作,听上去感觉这有让设计走上另一种极端的可能。
课堂上的马尔多纳多
所以 1958 年的乌尔姆居然首先取消了色彩课程,引入了更多科学相关课程,比方数学、生理学、感知理论、人机工程学等,俨然变成一个理工学院的感觉。
不过这个时期的乌尔姆确实也设计出不少能有效市场化的优秀产品,比方跟德国布劳恩公司的拉姆斯合作开发的“SK4”收音机,造型简洁时尚,用色平衡中性,材料新颖,打破了收音机笨重老成的印象,受到市场欢迎。
“SK4”收音机
到了 1961 年时候,连基础课也被取消,此时的乌尔姆学院已经基本没有过去包豪斯的任何影子,走出了自身一种现代主义设计教学路线。
而到了 1962 年,德国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同为乌尔姆创始人之一的奥托·艾舍(Otl Aicher)出任校长,他 10 年后设计了慕尼黑奥运会的整体视觉,被公认为至今最经典的奥运会视觉系统。
奥托·艾舍及其设计的奥运视觉符号
他继续带领乌尔姆走“科技融合设计”的路线,而且曾多次公开表达反对外界将乌尔姆视为包豪斯的延续,他认为包豪斯主要接受了过去的艺术思潮影响,并不符合如今的的市场。
最后乌尔姆的极端科学路线也遭受外部舆论攻击,到了 1968 年 12 月因为没有经费支持且拒绝与邻近工程学院合并而最终解散。
今天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各位,下期再会!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 设计史 太浓」: